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西门亭》

吾家四正峰前住,射策君门亦快哉。
三岛路从天外去,一枝香折月中来。
鲤鱼晴跃桃花浪,鹦鹉春倾竹叶杯。
预宴琼林非所望,偶先英俊步金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歌颂科举及第的诗,表达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 首句“吾家四正峰前住”,表达了诗人来自一个文化世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学风。四正峰是无锡的一处名胜,这里曾经出过许多文人雅士,也暗示了诗人家族的渊源。 “射策君门亦快哉”,表达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在考场上施展才华,应对考题,一举中第的喜悦心情。这句诗中的“射策”是汉代儒生因以对策、应诏做官的典故,暗含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和赞赏。 “三岛路从天外去,一枝香折月中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考试的成功比作是从遥远的三岛之路飞升而去,又将诗人的才华比作是月中的一枝香,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接下来的“鲤鱼晴跃桃花浪,鹦鹉春倾竹叶杯”两句,描绘了科举及第后的美好景象和喜悦心情。其中,“鲤鱼”和“鹦鹉”都是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动物,桃花浪和竹叶杯则分别象征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和荣誉。 最后两句“预宴琼林非所望,偶先英俊步金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成为英俊之才的自豪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科举及第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陈律的《题西门亭》的创作背景与宋末元初的历史环境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在这首诗中,陈律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的忧虑。据《古杭杂记》记载,这首诗是陈律在登科后与同年进士一同游览西湖时,有感而发创作的。在游船上,有人向他提问“西蜀有此景否”,这让他联想到了国家的分裂和百姓的苦难,从而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陈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悲愤情感。
诗词关键字: 琼林 竹叶 鲤鱼
相关诗词
  • 1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2
    [唐]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
    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
    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
    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
    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
    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 3
    [南北朝]
    史氏导漳水。
    西门溉河潮。
    图始未能悦。
    克终良可要。
    拥锸劝年首。
    提爵劳春朝。
    平皋草色嫩。
    通林鸟声娇。
    已集故池鹜。
    行莳新田苗。
    何吁畚筑苦。
    方驩鱼稻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