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开元石钵》

磨砻圭角象天圆,佛手亲持不计年。
乞食屡经祇树下,降龙因落沪川边。
悬时寒映当窗竹,洗次遥分卓锡泉。
神物护持希世宝,故遭劫火至今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教教义的赞美诗,通过对佛手、祇树、降龙、沪川、寒竹、卓锡泉等佛教象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无边、神力护持的敬仰之情。 首句“磨砻圭角象天圆,佛手亲持不计年”,佛手如同精心打磨的圭角,象征着佛法的精深和广大,佛手轻轻一握,便能持守无量岁月,表达了对佛法的无尽敬仰和赞美。 “乞食屡经祇树下,降龙因落沪川边”,描述了佛教中的苦行僧,他们常常在祇树下乞食,降龙之地也常常在沪川边,象征着佛教修行中的苦行和忍耐。 “悬时寒映当窗竹,洗次遥分卓锡泉”,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寒竹在窗前摇曳,卓锡泉在远处流淌,这些自然景观与佛教修行息息相关,象征着佛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神物护持希世宝,故遭劫火至今传”,表达了对佛教教义中神力护持的敬仰,即使遭遇劫火,佛教教义和象征也不会消失,证明了佛教的永恒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和象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无边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苦行和忍耐的崇敬之意。这首诗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计年 乞食 护持
相关诗词
  • 1
    [宋]
    卷石之中有道存,岩岩气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为法,早尔如群孔在前。
    跨六鳌头观戴极,出群龙首要承乾。
    圣门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 2
    [唐]
    万里伤心极目春,东南王气只逡巡。
    野花相笑落满地,山鸟自惊啼傍人。
    谩道城池须险阻,可知豪杰亦埃尘。
    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
  • 3
    [宋]
    手把武夷竹,江山满吾目。
    落花称意红,芳草无心绿。
    双涧泻翠璚,群山断苍玉。
    青林隐成帷,碧洞深如屋。
    烟锁花间猿,雨惊岩下鹿。
    药炉埋白云,丹井浸枯木。
    虎岫耸锦屏,龙湫喷银粟。
    晋人陆修静,於此曾卜筑。
    饥则饵嫩松,寒则披老槲。
    惠远同种莲,渊明共採菊。
    当年学阿弥,飞神到天竺。
    旧有晒药台,荆棘蔽幽谷。
    旧有朝元石,雾霭笼飞瀑。
    园桃晓猿攀,庭柏夜鹤宿。
    何人建琳宫,先生留宝躅。
    铁板时敲茶,铜钟晓唤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