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
|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调,揭示了亡国之痛的主题。 首先,诗中描述了椒宫荒宴的情景,即宫殿中荒唐的宴饮,毫无节制,毫无顾忌。椒宫,是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这里用来指代宫廷。荒宴,则暗示了宫廷生活的混乱和无序。诗中“竟无疑”三字,表达了对这种荒诞行为的极度不满和失望。 接着,“倏忽山河尽入隋”一句,描绘了历史的瞬间转变,山河破碎,国家沦亡,隋朝的崛起和统治瞬间改变了一切。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无常、兴衰转瞬的深刻感慨。 “留得后庭亡国曲”一句,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后庭亡国曲,指的是陈后主所创作的靡靡之音。这里诗人用“留得”二字,表达了对这种靡靡之音的独特见解。在他看来,亡国之曲,虽然靡靡,却也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它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国家的珍视。而这种反思和珍视,也许正是避免历史悲剧再次发生的关键。 最后,“至今犹与酒家吹”一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即使是最为靡靡之音的后庭曲,也只能在酒家中吹奏,无人问津。这既是对历史的悲叹,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调,揭示了历史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反思了亡国之曲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历史,珍视国家,不要让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