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堂闲吟》
金掌何人吸露华,争如瓦盏泛霜花。 移床来傍花边坐,底用云岚顶上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喜爱之情。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这首诗以秋天的花卉为主题,以“金掌”、“露华”、“瓦盏”、“花边”等意象为描绘对象,展现了秋天花卉的美丽和宁静。第一句“金掌何人吸露华”,描绘了秋天的花卉,它们被金色的花盆所环绕,吸吮着露珠,展现出一种清新、美丽和优雅的形象。而“吸露华”这一动作也表现出花朵的娇嫩和生机勃勃,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争如瓦盏泛霜花”一句,将“争如”作为一句疑问,表达了诗人对露华和霜花在花儿上融为一体的场景的惊奇和喜爱之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赏,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移床来傍花边坐”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坐下来靠近花边,欣赏着花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这一句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底用云岚顶上家”一句,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云岚顶上家的疑问,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一句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秋天的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创作背景
《赋梅堂闲吟》是宋朝诗人陈宓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所以无法直接得知。但是,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风格和主题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诗的标题《赋梅堂闲吟》提到了“梅堂”,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许是诗人陈宓的居所或是一个他常去的地方。而“闲吟”则表明这首诗是在闲暇之时,随意吟咏而成的。
其次,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述了梅堂周围的环境和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提到的“梅花”、“月色”等元素,可能都是诗人当时所见所感。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赋梅堂闲吟》可能是陈宓在某个闲暇时刻,在梅堂这个地方,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意吟咏而成的一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则需要更多的史料和研究来确认。
相关诗词
-
影摇溪脚月犹冷,香满枝头雪未乾。
只为传家太清白,致令生子亦辛酸。
-
近竹幽妍映雪清,春痕消尽粉痕轻。
帐中半落临溪影,邃里横吹《出塞》声。
晓色动愁香宛宛,夜魂追梦玉盈盈。
扬州赋咏谁能继,唯有当时水部名。
¤
-
绿水红桥一路青,东风将雨染初成。
隔帘弄影捎飞燕,当座吹花趁语莺。
新月正笼陶令宅,淡烟斜拂亚夫营。
年年送别三春恨,肠断山阳笛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