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台砚,旧日老张闻{上宀下禹}县。 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 向此画见限华裔,今用接畛皆夷歌。 忽见御庄云蓊郁,千章乔林参天碧。 始知佳气似舂陵,更喜眼前多旧物。 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鐻耳乃有知,叩辕敛官出双璧,不待驲人来致辞。 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 雅称挥毫白玉堂,夜扫黄麻追灏噩。 人皆谓彼勤且诚,盍探露团分宝馨。 |
| 这首诗是作者对金台砚的赞美诗,通过对金台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金台砚的喜爱之情。 首联“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作者用典,将金台砚比作仙人所赐的金华石砚,赞扬其名声高,品质优良。同时,也表达了金台砚在众多砚石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 颔联“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作者描绘了金台砚的产地和运输过程。金台砚产于白沟河,作者在南辕回次之际,想要亲自去取回这珍贵的砚石。这一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金台砚的珍视之情。 颈联“向此画见限华裔,今用接畛皆夷歌”,作者描绘了金台砚的使用场景。在画中看到金台砚,现在用它来接替各种砚石,让人们都唱起了夷族的歌曲。这一描绘表达了金台砚在众多砚石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尾联“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作者通过蕃使之口,表达了金台砚的价值和用途。蕃使说他们献上的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一种可以与澄泥砚、铜雀砚相媲美的珍品。这一描绘进一步突出了金台砚的价值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金台砚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金台砚的喜爱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金台砚产地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