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极目亭》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人生的哲理,通过登临名亭的体验,诗人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乡和静心思考的向往。 首联“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诗人表达了他登临名亭的目的并非只是欣赏风景或是品评他人,而是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颔联“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诗人以江淮之水自东西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宽广无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敬畏和对人生际遇的无奈。 颈联“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这里诗人借用了雁归、犀照的意象,表达了归乡和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够像惊栖的大雁一样回到故乡,也希望能在灵异的照耀下,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尾联“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所有的境遇都源自内心的观点,只有在静谧中参悟,才能获得飞跃的示。这也正是诗人探索人生哲理的方式——通过内心的静思,获得对生活的新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登临名亭的体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向往。通过描绘天地间的无常、江淮之水的变迁、归雁的惊栖和灵异的照耀等意象,诗人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是一首充满思考和感悟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创作背景
**《极目亭》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陈垲的经历和宋朝的社会环境有关**。陈垲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交替之际,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他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同时,极目亭作为一个观景之地,也许让陈垲在观景之余,产生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
诗词关键字: 品题 极目 登临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2
    [宋]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
    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
    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
    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
    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 3
    [当代]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