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十洲之一亭》
师帅勤民众务修,挟晴领客过仙洲。 不缘感召丰年好,安得从容暇日游。 人在湖山皆自得,政先仓廪百无忧。 老农不解君王意,却要朝辀为少留。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赞美某地的地方官,他勤于政务,使民众安居乐业,百姓们因为丰收而从容游玩,地方官吏还预先储备了粮仓,使百业无忧。尽管国家有更重要的事务需要处理,但地方官却不愿离开此地。
首句“师帅勤民众务修”是对地方官的赞美,他勤于政务,关心民众,努力解决各种问题。第二句“挟晴领客过仙洲”描绘了地方官治理下的美好环境,天气晴好,带领游客经过美丽的仙洲。第三句“不缘感召丰年好”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丰收的好年景,人们怎么会如此从容地游玩呢?这实际上是对地方官治理有方、使得地方繁荣的赞扬。第四句“政先仓廪百无忧”进一步说明地方官在治理时,已经预先储备了粮仓,使得各种产业都无需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老农不解君王意,却要朝辀为少留”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官的不解,认为农民不了解国家需要他去的地方,只是因为地方官的治理使得此地如此美好,他们才会愿意停留下来。这里表达了对地方官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的依赖和尊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地方官的赞美和对百姓的依赖和尊敬,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赞赏和对国家事务的理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地方官员和百姓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理解和关注。
|
创作背景
**《登十洲之一亭》是宋朝诗人林元晋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宋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士人阶层对于自然山水的欣赏和描绘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其次,从诗人个人经历来看,林元晋在登临十洲之一亭时,被周围的景色所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借助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抱负。
综上所述,《登十洲之一亭》的创作背景是宋朝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林元晋个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表达。
相关诗词
-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
自然安魂定魄。
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
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
无为作,乞残馀度日,无耻无格。
游历恣情坦荡,似孤云野鹤,有谁管得。
不羡荣华富贵,革车三百。
终日澄心遣欲,觉玄机、密妙易测。
功行满,做十洲三岛真客。
-
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波连。
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更惭江上鸥。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
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
九皋羽翼下晴空,万里心难驻玉笼。
清露滴时翘藓径,白云开处唳松风。
归当华表千年后,怨在瑶琴别操中。
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