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戏联仄字体》

一雨倏复霁,早魃已退垒。
远水白浩荡,列岫翠迤逦。
古碛缠荇带,宿鹭恋荻米。
搦笛叫月姊,伴我啜绿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雨霁之后的自然景色为对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画卷。 首句“一雨倏复霁,早魃已退垒”直接点明了主题,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瞬间消散了阴霾,预示着干旱已经结束,农人们垒筑的田地也恢复了生机。这里“倏”字用得巧妙,不仅生动描绘了雨来的速度之快,同时也展示了雨带来的变化之大,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态感。 接下来,“远水白浩荡,列岫翠迤逦”描绘了远处的江水在雨后变得清澈浩渺,连绵的山峦在翠绿中迤逦展开的景象。这里通过“白浩荡”和“翠迤逦”两个形容词,生动描绘了水的清亮和山的翠绿,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古碛缠荇带,宿鹭恋荻米”描绘了古碛周围的环境,水草丰茂,引得宿鹭留恋。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缠荇带”形象描绘了古碛的静谧与美丽。而“宿鹭恋荻米”则进一步展现了动态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搦笛叫月姊,伴我啜绿蚁”这两句诗,诗人仿佛已经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他开始搦笛唤月姊,然后伴着绿蚁品尝着美酒。这里的“叫月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欢愉。而“啜绿蚁”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饮酒行为,与前文的景色相互呼应,使得诗歌的整体画面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戏联仄字体》是宋代诗人黄春伯创作的一首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遗憾的是,目前无法确定《戏联仄字体》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可以从诗的内容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的题目《戏联仄字体》来看,诗人可能在尝试一种仄声的诗体,也就是使用仄声韵脚的诗歌形式。这可能是一种创作上的挑战或实验。 其次,诗的内容描述了一场雨后清晨的景象,包括远处的水面、连绵的山峦、古老的道路和水草、鹭鸟等元素。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关注。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戏联仄字体》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诗人可能在进行一种仄声诗体的创作实验,同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关键字: 浩荡
相关诗词
  • 1
    [唐]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 2
    [宋]
    西风来无边,松声填虚空。
    晴云飞瀰漫,凉蟾光玲珑。
    挥觥奔长鲸,凭栏穷冥鸿。
    诗成摛霜毫,吹嘘呈天公。
  • 3
    [唐]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