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
三百六旬周复始,二十四岸高且寒。 法乳试流锋上蜜,诗肠畧露管中班。 山山日脚黄金软,片片梅心白雪乾。 遥指烟霄呼缟鹤,一声清啸水云闲。 |
作品赏析
【原题】: 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民居之壁
|
创作背景
《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是宋朝诗人黄春伯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诗人黄春伯在旅行途中,停泊在浮石寺附近的水边,遇到了一群热心的当地人士前来迎接他。这些人对诗人非常尊敬,进行了百余次的拜迎。这样的场景让诗人深受感动,因此他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这些善良人士的赞美。
在诗歌中,黄春伯描述了这群善良人士的热情和真诚,以及他们对自己才华和品德的敬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浮石寺美景的欣赏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人性美好和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力。
总之,《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是黄春伯在感受到当地人士热情欢迎和自然美景的启发下,创作的一首充满感激和赞美之情的诗歌。
相关诗词
-
三百六旬周复始,二十四岸高且寒。
法乳试流锋上蜜,诗肠畧露管中班。
山山日脚黄金软,片片梅心白雪乾。
遥指烟霄呼缟鹤,一声清啸水云闲。
-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
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
人忍於搏虱,习熟且解牛。
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
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
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
孰置汝太山?
孰挤汝污沟?
降福孰汝私?
得祸孰汝雠?
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
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
成童入乡校,所愿为善士。
富贵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轻名义重,固守当以死。
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