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
相知良独难,相见复何期。 朱明曜南流,浮云莽西驰。 萧艾变芳草,青黄悲素丝。 众人悯好修,贞心重随时。 矢歌不能长,爱子千金躯。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慨叹时光流逝以及展示坚守贞心的诗。首句“相知良独难,相见复何期”表达了朋友间相知相惜的难得,以及再见面的不知何时才发生的无奈。诗人用一种深沉的感慨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接着,“朱明曜南流,浮云莽西驰”是在描述时光的流逝,象征着无法挽回的时间。朱明即太阳,曜南流指太阳向南移动,意味着夏天的过去。浮云莽西驰,则表示云朵向西飘去,象征着日子的消逝。
然后,“萧艾变芳草,青黄悲素丝”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意境。萧艾变为芳草,青黄交替,意味着四季的更迭,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衰老和更迭。
“众人悯好修,贞心重随时。矢歌不能长,爱子千金躯。”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不满和对于坚守贞心的重视。众人皆怜爱美好修为,然而贞心却更重视随时保持。诗人用矢歌不能长来形容人生的短暂,而用爱子千金躯来表达对珍贵的人生的珍视。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友情、时光、贞心的珍视和重视,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悲观情绪。
|
创作背景
《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是明代文人江以达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是在一次宴会上为送别光禄寺卿屠公而写的。光禄寺卿是明朝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管理宫廷的饮食等事务。从诗歌标题来看,这次宴会是在都司衙门举行的,都司是明代地方军事机构,负责管理当地的驻军。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具体理解为:在一个夜晚,江以达和其他人在都司衙门的宴会上,为送别即将离职或调任的光禄寺卿屠公,大家分题作诗,以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惜别之情。这种在宴会上赋诗送别的方式,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常见传统。
对于这组诗的具体内容和情感,需要具体分析诗歌的文本。但大体上,可以推测这些诗表达了江以达等人对屠公的敬仰、祝福、惜别等复杂的情感。
相关诗词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
-
五柳先生门作开,宅边植杖久徘徊。
陌头遥认颜光禄,诘旦先乘瘦马来。
-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