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元日观法事》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道教色彩的诗,描写了祭天的场景和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神秘缥缈的天宫世界。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这里的“西孟”指的是秋天的开始,而“三元”则是指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是在秋天这个季节中特别能感受到的气息。这两句诗为整首诗设定了秋天的背景和氛围。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这里的“碧落”指的是天空,而“玉皇宫”则是道教中的天宫。作者用“云迎”和“章奏”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祭天的场景。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祭天的具体环境,用槐花露和柏子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这里的“羽衣”和“瑶毂”都是指神仙的服饰和车驾,这两句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神仙们在天空中的飘逸和神秘。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这里的“餐霞客”指的是修道之人,而“习蓼虫”则是指普通人。作者用“久慕”和“常悲”表达了自己对修道之人的羡慕和对普通人的悲哀。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这里的“青囊”指的是道教的经典,而“鸿蒙”则是指宇宙的初始状态。作者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的向往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色彩和神秘感。通过祭天的场景和感受,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修道之人的羡慕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缥缈的美感。
创作背景
《中元日观法事》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中元节有关。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节”,是祭祀鬼魂、超度亡魂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佛教和道教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为亡灵超度,也为生者祈福。 卢拱的《中元日观法事》就是描述了他在中元节这一天观看法事的所见所感。诗歌通过描绘神秘的仪式、庄严的佛像、虔诚的信徒等场景,展现了中元节法事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超度等问题的思考。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
诗词关键字: 柏子 此访 鸿蒙
相关诗词
  • 1
    [元]
    千匝迷绳不自由。
    区区分外苦追求。
    心中元本无烦恼,闹处先争要出头。
    增我相,替人愁。
    功名未了鬓先秋。
    莫防风激游丝断,撒手归空万事
  • 2
    [元]
    山侗昔日,忒*暮故。
    肯替儿孙死去。
    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
    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
    或问乡中顾。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
    或问乡中俗里,先号*,而后恣意歌舞。
    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
    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就中元素。
    神光灿,处无为玄妙,出自师父。
  • 3
    [宋]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
    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
    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
    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
    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
    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