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士师诗》

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
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
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
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教育的思考和批评。 首句“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描绘了一个教育体系,旨在通过教育来改变那些顽固不化的民众,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社会的规则和秩序。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在改变社会风气和塑造民众品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描绘了社会制度的改变,如井田制度的废除和乡校的消失,使得民众无处不在受到法律的制约。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这句话是对曾子和阳肤的言论的反复思考,不仅仅是在阳肤的情况下才需要遵守这些原则。这表明了古代中国社会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以及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这句话是对年轻人的劝诫,提醒他们需要经过师傅的教导才能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但需要保持谦卑和哀矜之心,不要自满和自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的思考和批评,强调了教育、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年轻人需要保持谦卑和哀矜之心。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诗词关键字: 顽民 哀矜 井田
相关诗词
  • 1
    [宋]
    放逐身蓝缕。
    被门前、群鸥戏狎,见推盟主。
    若把士师三黜比,老子多他两度。
    袖手看、名场呼五。
    不会车边望尘拜,免他年、青史羞潘母。
    句曲洞,是归路。
    平生怕道萧萧句。
    况新来、冠敧弁侧,醉人多误。
    管甚是非并礼法,顿足低昂起舞。
    任百鸟、喧啾春语。
    欲托朱弦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
    君按拍,我调柱。
  • 2
    [明]
    石床当几席,香气入花枝。
    偈学高僧课,人将大士师。
    禽声隔树好,日影过墙迟。
    却怪时名满,文章汉主知。
  • 3
    [唐]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