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襄阳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烟水初销见万家”描绘了烟雾和水汽消散后,显露出的万户人家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次句“东风吹柳万条斜”则用东风吹拂着柳树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景。
第三句“大堤欲上谁相伴”则表达了诗人欲上大堤观赏美景,但却无人相伴的孤独感受,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马踏春泥半是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马蹄踏着泥土和花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可爱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是唐代诗人窦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襄阳城内的风景和人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宇文籍的思念之情。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节日背景: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是一个禁烟火、吃冷食的日子。这个节日在古代很受重视,会有一些特定的风俗和活动,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2. 地点背景:襄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寒食节时的襄阳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特定的场景和氛围。
3. 人际背景:窦巩和宇文籍是好友,他们可能因各种原因在寒食节时不能相聚。因此,诗人借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展现了友谊的深厚。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节日、地点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寒食节襄阳城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宇文籍的思念之情。
相关诗词
-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
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
上林新柳弄新晖,柳上春来春又归。
江南此日絮应尽,北地今来花未飞。
一自离家五经月,梦里垂杨别时折。
春归不逐梁间燕,春去其如花上渼。
人道京华别样春,我独逢春愁杀人。
阳和偏到宇文树,风力长吹庾亮尘。
尘飞莽莽蔽白日,禁柳宫花自颜色。
何事当年抚树人,今日还来泪沾臆。
臆泪沾衣不得干,人生何似客中难。
年华易逐东流去,白发羞将镜里看。
眼看白发何能改,故园杨柳应犹在。
婀娜长条拂地垂,莫使春光不相待。
-
疏眉秀目。
看来依旧是,宣和妆束。
飞步盈盈姿媚巧,举世知非凡俗。
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
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
一笑邂逅相逢,劝人满饮,旋旋吹横竹。
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
旧日黄华,如今憔悴,付与杯中?。
兴亡休问,为伊且尽船玉。
驹疲?钗男橹凶髂钆?浚?兴问易诩в?赝跤着???耷沾茸澹*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之语。
是可信为宇文虚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