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木兰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家庭亲情的力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歌开篇以“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引出木兰的形象,表现了她沉痛而又坚毅的心情。接着描述了木兰家庭的困境和老父的衰弱,凸显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必要性和勇气。在接下来的部分,诗歌生动描绘了木兰备战、出征和战斗的场景,展现了她的英勇和坚韧。 其中,“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反映了木兰从女性到战士的转变,体现了她内心的坚强和决心。而“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则表现了木兰英勇无畏、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 在描述战争的部分时,诗歌以“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展现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同时也以“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表现了木兰的战斗成果和英勇事迹。 在木兰胜利归来后,诗歌又展现了家庭的欢乐和亲情的力量,同时也表现了社会对女性英雄的认识和赞扬。最后,以“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结尾,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展现了木兰与战友们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歌以木兰代父从军为主线,生动展现了木兰的英勇事迹和家庭亲情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对女性英雄的认识。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元甫的《木兰歌》的创作背景是基于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诗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英勇、忠诚和孝道的元素。韦元甫在创作《木兰歌》时,受到了《木兰诗》的启发,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作,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木兰的形象和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描述的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而韦元甫的《木兰歌》则是在唐代创作的,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同一题材的创作也会有所不同。
诗词关键字: 老父 父母 衰耗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唯 通: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2
    [宋]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 3
    [唐]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韦元甫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