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 |
| 这首诗歌颂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家庭亲情的力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歌开篇以“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引出木兰的形象,表现了她沉痛而又坚毅的心情。接着描述了木兰家庭的困境和老父的衰弱,凸显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必要性和勇气。在接下来的部分,诗歌生动描绘了木兰备战、出征和战斗的场景,展现了她的英勇和坚韧。 其中,“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反映了木兰从女性到战士的转变,体现了她内心的坚强和决心。而“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则表现了木兰英勇无畏、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 在描述战争的部分时,诗歌以“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展现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同时也以“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表现了木兰的战斗成果和英勇事迹。 在木兰胜利归来后,诗歌又展现了家庭的欢乐和亲情的力量,同时也表现了社会对女性英雄的认识和赞扬。最后,以“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结尾,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展现了木兰与战友们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歌以木兰代父从军为主线,生动展现了木兰的英勇事迹和家庭亲情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对女性英雄的认识。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