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听泉岩》

万濑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下悠悠。
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
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芳草始忘忧。
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清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此景的感慨和思考。首联“万濑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下悠悠”,以壮阔的天地为背景,描绘了秋天清朗的天空和绵延不断的清流,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颔联“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通过对山前月影和石上白头的僧人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颈联“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芳草始忘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性和忘忧的理解,认为不需要外在的事物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理性。尾联“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通过对朝市人们的嘲讽,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听泉岩》的创作背景主要源自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黄非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清幽恬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在诗中,他以听泉岩的自然景色为载体,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环境以及心境有关,但具体信息并未在历史文献中明确记载,因此只能通过诗歌内容来进行推测和理解。
诗词关键字: 清音 笙歌 留影
相关诗词
  • 1
    [元]
    众绿如生如羽葆。
    池光摇漾连汀草。
    红杏已无春意闹。
    风致好。
    水中三屿如三岛。
    荷叶如钱蒲袅袅。
    石渠静听泉声小。
    从此圭塘时检校。
    停短棹。
    柳阴高唱渔家傲。
  • 2
    [宋]
    鸣泉出涧洁而莹,尽日锵锵解佩声。
    绝俗不须频洗耳,试听馀响自心清。
  • 3
    [明]
    风露临虚阁,应涵秋气清。
    一山在水次,终日有泉声。
    响迸僧钟落,寒兼客枕生。
    中宵满栏月,都作玉琴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