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钟磬石》

一雙钟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
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
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
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富有深意的诗,充满了浓厚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以钟磬为主题,以其天籁之音和震撼之力为描绘对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钟磬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将钟磬的声音、形状、来源和影响力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一双钟磬本天成”,犹如横空出世,突兀而来,表达了钟磬的天然、纯真和神圣。“垂在云中左右屏”,则形象地描绘了钟磬悬挂的位置,给人一种高远、神秘的感觉。 接着,“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一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了钟磬的形状和声音。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钟磬的巨大震撼力。 “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这两句,表达了钟磬得名后的声音更加特异,景象更加彰显,物体更加灵动。这里,诗人通过物体的名字、声音、景象的彰显,赋予了钟磬以生命和灵性。 最后,“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这两句,运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钟磬声音之巨大,足以震撼山林,使妖怪惊立。这种描绘既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又进一步强调了钟磬的震撼力。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同时,诗人通过对钟磬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神秘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钟磬石》是宋代诗人黄非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钟磬石的形状、声音以及在夜晚时分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清楚,可能与诗人对钟磬石的观察和个人感悟有关。诗歌通过描绘钟磬石的特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
诗词关键字: 钟磬 雷霆 平地
相关诗词
  • 1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2
    [魏晋]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 3
    [明]
    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
    岩瀑随风杂钟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