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荷渚兄自永嘉归越》
            
            
            
客鬓萧疏渐秃翁,归来恍与鹤仙同。 山川米老画图上,风月放翁诗句中。 隣圃有蔬羹釜满,私田无秫酒樽空。 欲寻上灶云门路,湖水不多船未通。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渐秃的老翁回到家乡,感觉像是与仙鹤仙人一同生活。山川美景如画,风月诗意盎然。邻居的菜园里满是蔬菜,而私田里却没有高粱,酒樽也空了。老翁想要寻找上灶通往云门的路,但湖水不深,船只无法通行。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情感和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些无奈和苦闷,如私田无秫、酒樽空等,暗示着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
诗人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老翁的形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家乡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传唱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浓郁的乡土情感和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些无奈和苦闷。
 | 
             
创作背景
  
 《送荷渚兄自永嘉归越》是宋朝诗人赵汝绩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赵汝绩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代。
从诗题《送荷渚兄自永嘉归越》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赵汝绩与他的兄弟荷渚在永嘉离别,荷渚将要回到越地。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兄弟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期盼。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含了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具体的送别场景等因素。
            
			
            
        
            
                相关诗词
                
 
 -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
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
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 
           
                        
                        
                        
                            
                            
                           念念舍离诸恶趣,心心克取佛菩提。
取舍二途如脱得,永嘉元不识曹溪。
                        
                         
                        
                                                    
                         
            
    
 
 -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
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