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寂偈》

霜天云结,山月冷涵辉。
夜接故乡信,晓行人不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夜,霜降天空,云层密布,山间的月色透出清冷的光辉。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接到了来自故乡的信,却不知道该在何时程回家。 首句“霜天云结”描绘了秋天的夜空,寒霜降临,云层密布,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这个意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郁。 次句“山月冷涵辉”进一步渲染了冷清的氛围。山间的月色透出清冷的光辉,给人一种冷静、孤独的感觉。这里的“冷涵辉”形象地表现了月光清冷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 第三句“夜接故乡信”交代了诗人接到家乡来信的情况。这封信可能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快的消息,让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同时,这也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晓行人不知”表现了诗人迷茫、无助的状态。诗人不知道应该在何时启程回家,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焦虑。这里的“不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沉重、孤独、迷茫等情感,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临寂偈》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尼法海禅师的生命历程和修行体验有关。尼法海在生命即将终结时,创作了这首偈语,以表达她对生死、涅槃的体悟。偈语通常用于表达佛教教义、修行体验或人生哲理,具有深邃的内涵和启发性。因此,《临寂偈》可以说是尼法海禅师修行成果的一种体现,也是她对生死问题的一种解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佛教书籍或咨询研究佛教文化的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霜天 故乡
相关诗词
  • 1
    [宋]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
    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室里千花罗网,梦中七宝莲池。
    踏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 2
    [宋]
    八十年中常浩浩,宠开肆货摩尼宝。
    也无一个共商量,不是山僧收铺早。
  • 3
    [宋]
    昨夜三更过急滩,滩头云雾黑漫漫。
    一条拄杖为知己,击碎千关与万关。
尼法海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