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化成岩》

交臂寻幽岁已残,瘦藤枯石重跻攀。
忽逢晴洞龙开室,冷瞰寒溪玉绕山。
猿鸟窥人知旧识,藤萝引迳入无间。
游车自向红尘去,日暮老僧催闭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和人间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首联“交臂寻幽岁已残,瘦藤枯石重跻攀。”描绘了诗人攀岩寻幽的情景,用“交臂”形容山路崎岖,用“瘦藤枯石”形容环境的荒凉,给人以荒凉、艰辛之感。 颔联“忽逢晴洞龙开室,冷瞰寒溪玉绕山。”描绘了诗人遇到的晴朗的山洞和清澈的溪流,用“龙开室”形容山洞的神秘,用“玉绕山”形容溪流的清澈,给人以清新、神秘之感。 颈联“猿鸟窥人知旧识,藤萝引迳入无间。”描绘了猿鸟和藤萝的景象,用“窥人”形容猿鸟的好奇,用“引迳入无间”形容藤萝的繁茂,给人以生动、自然之感。 尾联“游车自向红尘去,日暮老僧催闭关。”描绘了游人离去,老僧催促关门的景象,用“游车向红尘去”形容世俗的喧嚣离去,用“日暮老僧催闭关”形容清静的自然回归,给人以宁静、肃穆之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和人间景象的喧嚣,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化成岩》是宋朝诗人陆经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于化成岩这个特定地方的描绘和赞美。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以下是《化成岩》的全文: 翠麓千重色,丹崖万丈高。 风摇松竹韵,云带鹤猿号。 仙洞藏丹药,溪流绕石毛。 化成岩下景,清绝胜蓬蒿。
诗词关键字: 旧识 藤萝 闭关
相关诗词
  • 1
    [唐]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 2
    [近代]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 3
    [唐]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
    东南之美天下传,环文万象无雕镌。
    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
    高僧访古稽山曲,终日当之言不足。
    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