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陕府芮城县群贤凉轩诗》

自昔闻南国,於今讼已微。
优哉贤墨绶,经始雅轩扉。
白日有余乐,清风知所归。
如何心已花,尚寄玉琴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南国风光和贤者的生活,表达了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首联“自昔闻南国,於今讼已微”中,诗人以“南国”为引子,引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和美丽传说的地方,而后一句“讼已微”则表现出南国的纷争和矛盾已经逐渐平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优哉贤墨绶,经始雅轩扉”中,诗人描绘了一位贤者的形象,他身着墨色的绶带,优雅从容,开始建造雅致的轩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者高尚品质和雅致生活的赞美。 颈联“白日有余乐,清风知所归”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南国的美好生活,阳光充足,清风徐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尾联“如何心已花,尚寄玉琴徽”中,诗人突然转折,表现出一种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尽管生活如此美好,但人心却仍然难以满足,仍然需要寄托于外物,如玉琴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欲望和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体悟,给人一种迪和思考。
创作背景
**《陕府芮城县群贤凉轩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身的仕途经历,二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1. 作者李寔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长水县等职,他的仕途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 当时北宋王朝虽然表面繁荣,但实际上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李寔的诗歌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寔在仕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词关键字: 白日 有余 清风
相关诗词
  • 1
    [宋]
    潇洒幽轩好,清间令尹才。
    庭虚走泉响,门静对山开。
    夏可捐班扇,风如到楚台。
    羡君成吏隐,终日远纷埃。
  • 2
    [宋]
    便斋素迫隘,为敞一轩清。
    畏暑不能到,好风常自生。
    簷牙透山色,砌脚逗泉声。
    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适情。
  • 3
    [宋]
    宰予居丰暇,构轩凉愈清。
    尘襟当此释,暑气未尝生。
    植竹助真性,弄琴宜正声。
    披风兹可会,觞咏豁交情。
李寔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