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 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 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越王楼美景并慰别愁绪的诗。首联“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通过“图画”二字点出了诗歌描绘的对象是越王楼,同时通过“慰别愁”表达了打开信封看到越王楼美景图片时内心的慰藉。颔联“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通过对山光和水色的描绘,展现了越王楼所处的环境冷峻而清美。颈联“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通过“孤征雁”和“一叶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尾联“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则通过“向风舒霁景”表达了诗人看到美景后的舒畅心情,同时通过“如伴谢公游”展现了诗人对谢灵运的仰慕和追随。
整首诗通过对越王楼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
创作背景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是一首由唐朝文人卢栯创作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越王楼有关。越王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楼阁,建于唐代,位于四川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耗银50万两,历经三载建成,楼高十丈(即百尺),时居四大名楼之首(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越王楼)。越王楼也是唐代文化名楼之一,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唐代文化名楼。
据记载,卢栯曾跟随于中丞一同登上越王楼,感叹于楼阁的高耸壮观和周围的美丽景色,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越王楼的巍峨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综上所述,《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的创作背景与越王楼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诗人卢栯的登临感受有关。
相关诗词
-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
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
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
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
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
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
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
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
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车。
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
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
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
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
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