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儒富庄》

一从孔氏去藏书,直至秦人不喜儒。
柱下老仙今有后,安知文不在兹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一从孔氏去藏书,直至秦人不喜儒。
柱下老仙今有后,安知文不在兹乎》。首先,这首诗的标题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即它涉及到藏书和儒学,这是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主题。 首句“一从孔氏去藏书”,引用了一个典故,即孔氏去藏书。这个典故可能指的是孔子的子孙或某个儒学家族藏书的故事。这句诗表达了藏书的重要性,强调了儒学典籍的传承和保存。 第二句“直至秦人不喜儒”进一步引用了历史典故,描述了儒学在秦朝时期的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儒学进行了打压。这句诗表达了儒学在历史上的艰难处境,强调了儒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句“柱下老仙今有后”中的“柱下老仙”可能是指老子,他曾在柱下著书,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句诗表达了对儒学后继有人的肯定和赞美,强调了儒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一句“安知文不在兹乎”中的“兹”指的是孔氏家族的藏书之地。这句诗表达了对儒学典籍的赞美和肯定,认为文化传承并不只是依靠历史上的伟人,而是需要每个人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藏书和儒学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视和赞美。同时,也强调了每个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使命,提醒我们要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诗词关键字: 藏书 直至 不在
相关诗词
  • 1
    [唐]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推思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骞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巳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 2
    [宋]
    东观群儒作好官,束书不许散人看。
    何时遂作西林友,读得韩文熟已难。
  • 3
    [现代]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五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