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编修侄次韵》

江湖飘泊二毛初,半世谋身智亦疏。
春意欲归彭泽柳,年华未尽茂陵书。
孤桐自觉非时调,尺牍谁能问客居。
须信人生身外事,落花残雨向春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湖漂泊,年华已逝,谋生无能,孤独无助的形象,表达了人生苦短,世事难料的感慨。 首联“江湖飘泊二毛初,半世谋身智亦疏”,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和谋生无能的境遇。其中,“二毛”指的是头发花白,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色衰,而“半世谋身智亦疏”则表达了诗人谋生无能,智慧疏浅的感慨。 颔联“春意欲归彭泽柳,年华未尽茂陵书”,通过借用彭泽柳和茂陵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年华已逝的感慨。 颈联“孤桐自觉非时调,尺牍谁能问客居”,则通过孤桐和尺牍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须信人生身外事,落花残雨向春余”,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认为人生中的身外之物并不重要,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答编修侄次韵》是明朝诗人谢省的作品。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家庭背景:谢省出身于文学世家,家族中有不少文人墨客。他的侄子也是一位文人,两人之间可能有文学上的交流,因此创作了这首和韵诗。 2. 时代背景:明朝时期,文学繁荣,诗歌创作极为流行。谢省作为当时的文人,与侄子进行诗歌唱和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3. 个人经历:谢省本人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和创作经验,对诗歌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与侄子的交流中,他可能受到侄子的诗作启发,因此创作了这首和韵诗。 综上所述,《答编修侄次韵》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家庭背景、时代背景和谢省的个人经历有关。
诗词关键字: 尺牍 时调 客居
相关诗词
谢省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