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化龙坊酒楼壁》
若问先生归去来,此行直是到天台。 碧桃瑶草紫芝熟,到日须容醉玉杯。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归隐山林,寻找仙境的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若问先生归去来,此行直是到天台”中,“归去来”表达了先生归隐的决心,而“此行直是到天台”则暗示了他的目的地是一个远离俗世的仙境。这展现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纷扰,向往仙境生活的思想。
次句“碧桃瑶草紫芝熟,到日须容醉玉杯”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美景和仙人的生活。碧桃、瑶草、紫芝都是仙境中的奇花异草,寓意着仙境的美好和先生的仙风道骨。而“到日须容醉玉杯”则表现了先生在仙境中畅饮美酒,尽情享受生活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于仙境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诗中的先生形象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
|
创作背景
《题化龙坊酒楼壁》是宋朝诗人冯观国的作品,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地点背景:题目中的“化龙坊酒楼”是这首诗的创作地点,化龙坊是宋朝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处地名,酒楼则是当时常见的公共场所,人们在这里品酒、聊天、欣赏歌舞表演等。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化龙坊酒楼的亲身经历有关。
2.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商业发达的朝代,酒楼作为社交场所,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因此,这首诗的创作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3. 诗人经历:冯观国是一位宋朝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涉及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考有关,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和感悟。
综上所述,《题化龙坊酒楼壁》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地点、社会、诗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具体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历史资料来进行深入探究。
相关诗词
-
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
忍抛白首名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
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差似习家池。
山公大醉高阳日,可是伤春为柳枝。
-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吶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
不废江河万古流。
-
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壶泻出黄金嫩。
当年交结十辈豪,鞭挞扬马雄风骚。
邀遮直上酒楼去,意气扫拂天云高。
当楼艳妇调金瑟,袒博喧呼动阡陌。
银烛烧残北阙星,纤歌舞落西山月。
风蓬聚散各沈沦,复见何人据要津。
五陵日月无精魄,乡里衣冠有俊民。
于今尚作红尘客,掉臂东华献时策。
耻逐童年走帝乡,懒随南雁飞燕北。
闻君高谊非常流,意气倾倒山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