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
太空本无形,天衢迥萧疎。 火炼身弥轻,意行意己如。 飘飘跨倒景,{上林下今}丽舞云裾。 无碍故逍遥,洒然翔清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太空景象和太空旅行的诗歌。整首诗给人一种飘渺、逍遥、自由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自由地翱翔在太空之中。
首句“太空本无形”点明了太空的特点,即广阔无垠、无形无状。接下来“天衢迥萧疎”描绘了宇宙中的景象,空旷寂寥,给人一种寂静、神秘的感觉。
“火炼身弥轻”一句,让人联想到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状态,仿佛经过火的洗礼,身体变得更加轻盈,能够自由地在太空中飞行。而“意行意已如”则表达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自如状态,身心合一,意念所到之处,身体即可随之而行。
“飘飘跨倒景,{上林下今}丽舞云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宇航员在太空中飘舞的景象,仿佛跨越了时空的倒影,在树林之间穿梭,舞动着华丽的云裙。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最后两句“无碍故逍遥,洒然翔清墟”则表达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逍遥自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自由地飞翔在清旷的宇宙之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太空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
|
创作背景
赵汝湜创作的《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的具体创作背景并不明确,这可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风格和语言特点,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来推测和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道教神仙境界的诗歌,很可能与当时的道教文化和社会风气有关。在宋代,道教文化盛行,很多文人雅士都对道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赵汝湜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歌。
其次,从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歌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了神秘、缥缈的仙境氛围,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是赵汝湜在道教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创作的一首描写道教神仙境界的诗歌。
相关诗词
-
紫阳宫里赐红绡,仙雾朦胧隔海遥。
霜兔毳寒冰茧净,嫦娥笑指织星桥。
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
春风因过东君舍,偷样人间染百花。
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
-
地境阶基远。
天窗影迹深。
碧玉成双树。
空青为一林。
鹄巢堪炼石。
蜂房得煮金。
汉武多骄慢。
淮南不小心。
蓬莱入海底。
何处可追寻。
-
回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飞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