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
抱膝长吟道自尊,一时鱼水感深恩。 当年若稳陇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感慨和怀念的诗,通过描绘一个抱膝长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尊者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的悲壮逝去和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
首句“抱膝长吟道自尊”,通过描绘一个人物抱膝长吟的姿态,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某个尊者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道自尊”也表明了这个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气氛。
次句“一时鱼水感深恩”,借用“鱼水”之喻,表达了诗人和这个尊者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互相扶持之恩。这种感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感动,同时也让人对这个尊者的逝去感到一种悲痛和遗憾。
末两句“当年若稳陇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通过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和悲壮逝去的感慨。这种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让人对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敬仰和钦佩。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借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温暖和悲壮的气氛。
|
创作背景
《读三国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邢慈静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紧密相关。邢慈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个女性文人,她的父亲邢侗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家中藏书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邢慈静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她不仅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历史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在明代,女性文学家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女性创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的社会背景为邢慈静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记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邢慈静在阅读《三国志》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她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和感受,最终创作出了《读三国志》。
综上所述,《读三国志》的创作背景是邢慈静在家庭文化熏陶和社会环境支持下,对《三国志》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的结果。
相关诗词
-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