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妙高台》

危亭新构客持觞,雨挹兰干面面凉。
烟外好山供水墨,风前老树奏笙簧。
接天净绿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黄。
騕褭丝鞭归兴逸,水晶宫殿桂花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联“危亭新构客持觞,雨挹兰干面面凉”,描绘了诗人在新建的亭子中与朋友举杯共饮的场景,雨水洒在兰花上,使得周围空气清爽宜人。 颔联“烟外好山供水墨,风前老树奏笙簧”,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远处的山峰在烟雾缭绕中宛如一幅水墨画,而风前的老树则发出笙簧般的悦耳声响。 颈联“接天净绿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黄”,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秋天江水的清澈碧绿与晚霞中稻田的金黄色,形成了美丽的对比。 尾联“騕褭丝鞭归兴逸,水晶宫殿桂花香”,描述了诗人骑马归来的场景,水晶般的宫殿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豁达胸怀。
创作背景
**《妙高台》是宋朝诗人李思衍的作品,创作背景主要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妙高台是一座山的名字,或是一个景观,诗人可能在此游览或居住,被其美景所吸引,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 2. **人生感悟**:诗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变故或有所感悟,借游览妙高台之际,将自己的情感、思考融入诗中。 3.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喜好游览山水,寄情于景,抒发情感。妙高台作为一处名胜,可能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览,从而产生了丰富的文学创作。 这些都是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李思衍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彤云 晚稻 干面
相关诗词
  • 1
    [明]
    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 2
    [明]
    南条一线自峨岷,拆楚分吴划到天。
    独有妙高台上月,不为南北隔风烟。
  • 3
    [宋]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