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寺》
永福丛林古道场,烟霞深处白云堂。 木鱼堂下常虚设,击动龙王无处藏。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且带有神秘色彩的古道场,给人一种远离世俗纷扰,寻找内心宁静的感觉。
首句“永福丛林古道场”,以“永福”二字点出了这个地方带给人们的福祉和宁静,“丛林”二字则描绘出了古道场的自然环境,而“古道场”则带有一种历史悠久、沉静宁谧的氛围。
次句“烟霞深处白云堂”,“烟霞”和“白云”都是带有飘逸、清新意象的词语,营造出一种高远、空灵的意境,展现了古道场的深远和宁静。
第三句“木鱼堂下常虚设”,描述了木鱼堂的空旷宁静,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修道者内心的沉稳和坚韧。
最后一句“击动龙王无处藏”,引入了“龙王”这一神话形象,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色彩。“无处藏”三字则形象地展现了敲击木鱼的力量,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所遁形的哲理。
整首诗以古道场为背景,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修道者的内心世界。诗歌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永福寺》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对佛教的感悟有关**。宋代的佛教文化盛行,很多文人墨客都与佛教有一定的渊源。黄甲作为宋代文人,可能对佛教文化有所感悟,因此创作了这首与寺庙相关的诗。
此外,诗歌往往也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黄甲在创作《永福寺》时,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境遇,而寺庙的宁静与祥和给了他启示和灵感。
总之,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感悟密切相关。要了解《永福寺》的具体创作背景,还需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藤萝足下猨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
方丘既膳,嘉飨载谧。
斋敬毕诚,陶匏贵质。
秀毕丰荐,芳俎盈实。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
羡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尘凡一洗之。
地献溪湖供入画,天私风月要昌诗。
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