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

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
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山林情趣和清雅书卷气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清雅,表达了自己高尚的情怀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首联“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描绘了诗人胸怀壮志,不受尘世纷扰,以酒为讯,寻访山居生活。这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颔联“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细节,闲暇时在帘幕下观赏虫丝,秋天品尝鲑鱼剩菜。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颈联“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则运用了自然景象,以雨寒中新菊的绽放和霜降后树林的疏落,表现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韵味。 尾联“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诗人以书架满架的书籍和随意的清谈,展现了清雅的书卷气和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清新,既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又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诗人在山居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同时也通过清谈和阅读,丰富了精神世界。
创作背景
《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是明代诗人沈定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明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1. 政治背景:明代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官僚体系繁复。沈定王作为王室成员,与官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 2. 社会背景:明代社会注重礼仪、文化和传统。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这首诗可能是沈定王与程太守在社交场合中的互动和交流。 3. 个人背景:沈定王和程太守可能有着一定的亲缘或其他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互动或情感交流。这首诗可能是沈定王对程太守的一种回应或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政治、社会、个人等多个方面。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历史资料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诗词关键字: 清谈 山居
相关诗词
  • 1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2
    [唐]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 3
    [唐]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
    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