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赋得闻莺送客》

隔市炊烟曙色迟,小城初霁客来时。
娇莺历历啼芳树,不解春风有别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小城的景色,通过炊烟、曙色、娇莺等意象,表现出一种优美而略带离愁的情感。 首句“隔市炊烟曙色迟”,通过“隔市”和“曙色迟”两个词语,描绘了小城清晨的景色,炊烟袅袅,曙色渐浓,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次句“小城初霁客来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小城初晴,客人到来,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温馨的氛围。 第三句“娇莺历历啼芳树”,通过娇莺的鸣叫声和芳树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烘托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最后一句“不解春风有别离”,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春风不解离别之苦,依然吹拂着芳树,而诗人却已经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小城的春景,表现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营造出一种优美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娇莺的鸣叫声,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珍视。
创作背景
《赋得闻莺送客》是明朝诗人沈宣王的一首佳作。其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感与感慨。诗人借由听闻莺声,引发了内心的思绪,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在明朝,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忧虑。沈宣王作为明朝的文人,他的诗歌也充满了这样的情感。而《赋得闻莺送客》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在诗中,沈宣王用莺声作为引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朝诗歌的特色和魅力。
诗词关键字: 曙色 炊烟 别离
相关诗词
  • 1
    [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
  • 2
    [唐]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 3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