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三首》
            
            
            
冒顿驱降过月支,蟠成右臂尽西陲。 玉关驿路才如线,可念河西十万师。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述古代战争的诗。首句“冒顿驱降过月支”,描述了敌军将领冒顿率领降兵穿越月支国的情景,展现了一幅雄壮悲凉的战争画面。次句“蟠成右臂尽西陲”,形象地比喻敌军如同一条强大的右臂,横扫西陲,使得边境地区陷入危机,进一步营造了紧张、危急的氛围。
第三句“玉关驿路才如线”,以玉门关和驿路为意象,描绘了边疆地形的险峻和道路的艰险,也暗示了我军处境的艰难。末句“可念河西十万师”,表达了诗人对我军河西十万大军的挂念和担忧,展现了诗人对战士们的关心和对战争的关注。
整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表现了诗人对战士们的深深敬意和关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 
             
创作背景
  
 赵时春的《河西歌三首》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河西地区的历史事件和军事形势有关。赵时春身为明代官员,对河西地区的军事冲突和边疆防务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关注。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官方立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慰问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因此,《河西歌三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边疆政策、民族关系以及文人官员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相关诗词
                
 
 -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
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