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首)》
小渠分瀑夜湲湲,片月窥窗不可关。 烟水自来宜我辈,勋名终是属痴顽。 新松直上梢频剪,丛菊孤搴蕊半删。 却笑谢公徒捉鼻,区区江左负东山。 ¤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情感和人生感慨的诗。首联“小渠分瀑夜湲湲,片月窥窗不可关。”描绘了夜晚小渠分流瀑布,水声潺潺,一片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让人无法入眠。这一描绘既展现出自然的静谧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万千。
颔联“烟水自来宜我辈,勋名终是属痴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世俗功名的不屑。烟水自来,让人感到舒适自宜,而功勋名声终究是属于那些痴迷顽固的人。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
颈联“新松直上梢频剪,丛菊孤搴蕊半删。”通过对新松和丛菊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和坚韧。新松直上,枝头频繁被修剪,丛菊孤独绽放,花蕊半数被摘除,这些描绘都体现了自然生物的顽强生命力。
尾联“却笑谢公徒捉鼻,区区江左负东山。”诗人通过借用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谢安放弃隐居生活,出山从政的惋惜。谢安曾经隐居东山,后来出山成为政治家,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笑他徒然捉鼻叹息,辜负了东山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
|
创作背景
董养河的《诗(七首)》的创作背景并非十分明确,因为诗歌往往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不一定直接反映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推测。
首先,董养河是明代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明代是中国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注重表现个性、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受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多元文化的影响。
其次,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色彩来看,董养河的《诗(七首)》可能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这些诗歌可能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命的珍视、对人情世故的洞察等。
综上所述,董养河的《诗(七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明代社会文化背景、诗歌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思考等方面。
相关诗词
-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
-
区区敢计一身存,剥尽皮毛尚有根。
有客款门歌慷慨,清负为我濯尘褌。
-
事已垂成虑正长,民风安得反醇庞。
交征上下方旁午,何以为谋淑此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