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古五十三首》

山忘孤峻玉忘瑕,到处仙源是我家。
堪笑葛洪曾未悟,远从勾漏问丹砂。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仙风道骨的诗。诗人以玉比喻山,以忘瑕比喻心态,展示了他的豁达与超脱。他宣称到处都是仙源,到处都是家,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不受世俗束缚的超然态度。 后两句诗人引用了葛洪的典故,葛洪是晋代的著名道士,他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诗人笑葛洪未曾悟出真正的道理,远从勾漏山去寻求丹砂。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追求外在的长生不老并不如内心的超脱与豁达更为重要。 整首诗流畅自然,语意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道的独特理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创作背景
《颂古五十三首》是宋代诗僧释文礼创作的一组古诗。这组诗主要是对佛教教义、僧侣生活以及社会现象进行颂扬和阐释。释文礼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具体到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佛教的繁荣和发展有关。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较为昌盛的时期,佛教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释文礼作为一位僧侣,深受佛教文化熏陶,因此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弘扬。 此外,《颂古五十三首》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诗歌创作的影响。宋代文学繁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释文礼的诗歌创作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坛氛围的熏陶和影响。 总之,《颂古五十三首》的创作背景与宋代佛教文化的繁荣、社会背景以及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丹砂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