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朱文公廓然亭韵》

清晨出西郊,危径甃滑石。
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
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
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
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
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
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
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清晨出西郊,攀登九日山,远观沧溟云林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同时,通过怀念往昔和寻找隐君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给人以清晰明了的阅读感受。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诗人采用了比喻、夸张、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眼观天地窄”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九日山的高耸入云和天地之广阔;“徙倚极遐观”一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远观自然美景时的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次朱文公廓然亭韵》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及朱熹的思想影响有关**。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汴京沦陷,导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倜感受到了国家的危难和民众的苦难。同时,朱熹(朱文公)的理学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倡廓然大公、格物致知。李倜受到朱熹思想的启发,结合时代背景,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国家命运和民众疾苦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廓然胸怀和致知求真的精神追求。
诗词关键字: 削壁 徙倚 隐君子
相关诗词
  • 1
    [明]
    绿阴驰道绕隋宫,拂雨撩烟送晚风。
    万树千条都折尽,不堪回首画桥东。
  • 2
    [宋]
    云谷高风挽不留,尚余书泽贲松楸。
    山瞻泰华岩岩耸,水接濂伊混混流。
    千古为渠开日月,百年知我有春秋。
    自怜晚学无仙骨,空把遗编记话头。
  • 3
    [明]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请看松柏参天处,翠辇当年竟日停。
李倜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