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县斋十咏·永益池》

唐贤遗胜地,天泽引初深。
未起朝宗势,先资济众心。
净惟涵宝刹,微或鄙蹄涔。
爽气何偏早,群蛙一夜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遗迹的诗。整首诗通过对一处古老遗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首句“唐贤遗胜地,天泽引初深。”描绘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这里是唐朝贤人的遗址,受到了上天的恩赐,显得庄重而神秘。这个开头给人一种历史悠久,充满文化韵味的感觉。 接着,“未起朝宗势,先资济众心。”作者描绘了这里的地势,虽然没有高耸入云的山峰,但却有着滋养万物的水源。这里的“济众心”表达了水源对万物的滋养,也隐喻了这片土地对人们的恩惠。 然后,“净惟涵宝刹,微或鄙蹄涔。”这两句描绘了这片土地上的景色,清澈的水中倒映着宝塔的影子,微小的水滴也包含着大自然的韵味。这里的“涵宝刹”和“鄙蹄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爽气何偏早,群蛙一夜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气息和生机的感受,清爽的空气让人感到早春的到来,而群蛙的沉寂则让人感到夜的宁静。这里的“爽气”和“群蛙一夜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自然和人文的敬仰和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和神秘。
创作背景
《县斋十咏·永益池》是宋朝宁参所作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不过,可以从诗的内容和宁参的生平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宋代的诗歌常常以描写自然景物、生活琐事为题材,宁参的《县斋十咏·永益池》也不例外。诗题中的“永益池”可能是一个池塘或园林中的水池,宁参通过描写池水的清澈、鱼鸟的活泼等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此外,宁参在宋代以清廉正直著称,他的诗歌也常带有一种高尚、清雅的气息。因此,《县斋十咏·永益池》也可能是在表达他对清廉自守、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以上只是根据诗歌内容和作者经历所做的一些推测,具体创作背景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研究来确认。
诗词关键字: 宝刹 爽气 胜地
相关诗词
  • 1
    [宋]
    笛里声飘柳色寒,县斋深在白云间。
    孤吟夜倚琴边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烟径树清苔藓长,雨塘人散鹭鸶还。
    兰舟有客题诗望,溪上家家晚唱阑。
  • 2
    [宋]
    去岁重阳尚故乡,今朝官舍又重阳。
    人情不似黄花好,处处相逢一种香。
  • 3
    [宋]
    君不见苕溪有山号浮玉,降神储瑞皆天族。
    又不见苕溪有水名水晶,地灵人杰尽维城。
    苕溪山川称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来席上揖清风,义气相与吞长虹。
    见人须见大丈夫,纵是封侯亦不如。
    周官一卷长生录,未必人间有此书。
    功名一入英雄手,彩棒暂持出浙右。
    摧寻抉隐李开府,夜月花村无吠狗。
    凛凛英风凌四豪,一同谁敢犯秋毫。
    不惟握发勤延士,又且官清马骨高。
    书生惯作无毡客,负箧南归居最仄。
    何怜踪迹苦奔驰,俾近渊明时请益。
    马走暂停憩县斋,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