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县斋十咏·古植槐》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
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
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
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树木形态与内在品质的诗,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深藏不露的品质的赞美。 首联“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描绘了树的根深蒂固,形状奇特,像蛰伏的龙一样。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示了树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品质。 颔联“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则进一步描述了树在严冬中的孤独与坚韧,即使面临严寒,也依然挺立不倒,怀抱着生机。 颈联“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则描绘了初夏的景象,蝉声初噪,树木茂盛,绿意盎然。这一联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尾联“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则是诗人对树的赞美和惋惜。虽然这棵树并不比其他树木逊色,但是人们却只怜爱桂花的香气。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树被忽视的惋惜,同时也展示了树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深藏不露的品质的崇敬,同时也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和欣赏那些默默付出、深藏不露的美好。
创作背景
《县斋十咏·古植槐》是宋朝诗人宁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赞颂了古槐顽强的生命力,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诗人经历:宁参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困难和挫折,因此借古槐之坚韧以自励,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2.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古槐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抒发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自然景观:古槐作为一种长寿树种,其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诗人可能在实际生活中亲眼目睹了古槐的风采,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县斋十咏·古植槐》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空怀 龙形 谁知
相关诗词
  • 1
    [宋]
    笛里声飘柳色寒,县斋深在白云间。
    孤吟夜倚琴边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烟径树清苔藓长,雨塘人散鹭鸶还。
    兰舟有客题诗望,溪上家家晚唱阑。
  • 2
    [宋]
    去岁重阳尚故乡,今朝官舍又重阳。
    人情不似黄花好,处处相逢一种香。
  • 3
    [宋]
    君不见苕溪有山号浮玉,降神储瑞皆天族。
    又不见苕溪有水名水晶,地灵人杰尽维城。
    苕溪山川称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来席上揖清风,义气相与吞长虹。
    见人须见大丈夫,纵是封侯亦不如。
    周官一卷长生录,未必人间有此书。
    功名一入英雄手,彩棒暂持出浙右。
    摧寻抉隐李开府,夜月花村无吠狗。
    凛凛英风凌四豪,一同谁敢犯秋毫。
    不惟握发勤延士,又且官清马骨高。
    书生惯作无毡客,负箧南归居最仄。
    何怜踪迹苦奔驰,俾近渊明时请益。
    马走暂停憩县斋,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