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山》
            
            
            
穹崇千尺压群峦,终日登临兴未阑。 佳趣清幽尘自涤,升天犹有许君坛。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高山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首句“穹崇千尺压群峦”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威严压倒周围的山峦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雄伟。这个描绘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敬畏之情,也让人对自然之美产生深深的赞叹。
次句“终日登临兴未阑”描述了诗人整日登山,但兴致依然高昂,不见疲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探索自然之美的热情。
第三句“佳趣清幽尘自涤”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自然景色对人心灵的洗涤和净化作用。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向往和享受。
最后一句“升天犹有许君坛”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通向天界的坛阶,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让人对自然之美产生更为深厚的敬畏和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自然对人的心灵净化作用。诗的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 
             
创作背景
  
 **《大涤山》是宋代诗人王宗贤所作,创作背景与大涤山的自然景色以及历史文化有关**。大涤山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这些文人墨客在游览过程中,被大涤山的景色所震撼,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
                        
                         
                        
                                                    
                         
            
    
 
 - 
           
                        
                        
                        
                            
                            
                           天坛绝顶山,彷佛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间。
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 
           
                        
                        
                        
                            
                            
                           此时仙兴发,九锁访名峰。
玉洞昼飞鼠,石池春浴龙。
异人花外见,道士酒边逢。
余欲采芳茗,白云何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