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等慈寺感怀》
钦从王命寄招提,寂寂荒阶绿草齐。 明月夜深接佛阁,看来不比汴梁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寄寓着深沉感慨的诗。首句“钦从王命寄招提”,交代了诗人奉王命寄居在寺庙中的情况。这表现出诗人对王命的遵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暂时放下。
次句“寂寂荒阶绿草齐”,描绘了寺庙寂静、荒凉的景象。这里,诗人借景抒怀,通过荒阶绿草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末两句“明月夜深接佛阁,看来不比汴梁时”,以明月、夜深、佛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冷清的氛围。而“不比汴梁时”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复杂。诗人通过对寺庙寂静、荒凉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韵味。
|
创作背景
赵善傅的《寓居等慈寺感怀》是一首感怀诗,创作于宋朝。等慈寺,据《咸淳临安志》卷七九:“在等慈坊,晋天福二年钱氏建,旧名广慈院。”从诗题看,作者当时寓居在等慈寺,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或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和自身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感慨。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
访田悲洛下,寄宅忆山阴。
薄溜漫青石,横云架碧林。
坏檐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
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
-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
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
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闲。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