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粹》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 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煊赫斗横天。 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 沙阳之政宽而明,吏不忍欺民不玩。 双飞凫舄造皇州,三台八座俱挽留。 辞荣避宠姑别驾,恬退高节前无俦。 千里提封勤赞理,恕以待人严律己。 一轮秋月照无私,百尺春潭清见底。 须知作善天降祥,俾耆而艾寿而臧。 萱闱朱颜映苍鬓,诜诜兰玉如鸾翔。 匪伊丹诏日边至,策足乌台陟端揆。 年年衮绣舞莱衣,瑶池屡献蟠桃瑞。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官员的形象。诗中的他出身仙府,才华横溢,科举及第,英名远扬。他在地方担任教职,推崇雅正文风,政治宽明,深受百姓爱戴。他辞荣避宠,恬退高节,为人称颂。在担任地方长官时,他勤政赞理,恕以待人,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他作善天降祥,长寿健康,家庭和睦,子女优秀。最后,他升任端揆,年年莱衣舞衮绣,瑶池献寿,幸福美满。
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通过描绘他的形象、政绩、品德和家庭,展示了一个忠诚、廉洁、有担当的官员形象。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创作背景
《赠林粹》是宋朝诗人许应龙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士人阶层活跃的时代,他们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立场。
2. 人际交往:许应龙与林粹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交往关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们之间的一次交往中,为了表达友情、赞赏或勉励等情感而创作的。
3. 个人情感: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许应龙在创作《赠林粹》时,可能正处于某种特定的情绪或心境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综上所述,《赠林粹》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诗人的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前朝万历之八载,茂之林叟生闽海。
三十名高走京洛,六十国亡遭冻馁。
钟山踯躅几春秋?
那有酒钱悬杖头。
屈指今年八十五,春风重醉扬州醑。
读我诗篇忽失声,老泪纵横不成雨。
为言昔曾买藜藿,手持一钱人错愕。
方嗟旧物不逢时,又遇孙儿索买梨。
市上孩童都不顾,老夫心苦傍人嗤。
一片青铜何地置,廿载殷勤系左臂。
陆离仿佛五铢光,笔划分明万历字。
座客传看尽黯然,还将一缕为君穿。
且共开颜倾浊酿,不须滴泪忆当年。
-
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扬州路。
故交但有丘茔存,白杨催尽留枯根。
昔游倏过五十载,江山宛然人代改。
满地干戈杜老贫,囊底徒余一钱在。
桃花李花三月天,同君扶杖上渔船。
杯深颜热城市远,却展空囊碧水前。
酒人一见皆垂泪,乃是先朝万历钱。
-
入幕推英选,论兵迈古风。
卷旗收败马,锵佩揖群公。
紫塞金河里,天山弱水东。
晚风吹画角,残日让雕弓。
庙略占黄气,精神贯白虹。
丈夫期报主,看取宝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