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兰亭书堂》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堂有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兰亭集会及其历史背景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诗人通过比喻将兰亭与金谷园相提并论,将王羲之石崇相比,突出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颔联“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则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欣赏兰亭集会历史价值的人的讥讽。 颈联“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诗人通过描写兰亭墨迹历经岁月仍然清晰可见,表现了兰亭集会的深远影响和王羲之书法的卓越艺术价值。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诗人指出兰亭集会原本是王羲之与友人们的嬉戏之作,但后世却从中领悟到了真正的人生哲理。这一联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后,“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诗人通过自己的行程和时令,引出了对兰亭集会的怀念和追忆。同时,“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通过对兰亭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 接着,“堂有有遗像,俨坐遗冠巾”,诗人通过描写书堂中的遗像和遗冠巾,进一步渲染了对兰亭集会的怀念和追忆之情。同时,“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则表达了对王羲之等历史人物的崇敬和追忆之情。 最后,“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兰亭集会的流连忘返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兰亭集会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珍惜。
创作背景
《过兰亭书堂》是宋朝诗人刘度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兰亭这个特殊的地方有关。兰亭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写下《兰亭序》的地方,因此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度在游览兰亭时,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氛围和王羲之的书法精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刘度的《过兰亭书堂》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他游览兰亭时,受到了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启发。
诗词关键字: 墨池 逡巡 此语
相关诗词
  • 1
    [宋]
    罗袜凌波洛浦仙。
    谪来潭府话夤绿。
    应嫌曲水香尘涴,诞降兰亭禊事前。
    歌窈窕,舞婵娟。
    芝兰满室庆团圆。
    殷勤试问刘郎看,阿母蟠桃种几年。
  • 2
    [宋]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 3
    [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