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妙隐庵》

东风仙苑斗芳菲,家在云林屡梦归。
河畔草青莺欲语,城南花满蝶初飞。
寒生古院偏多雨,苔没空阶正掩扉。
留恋曲池春更好,垂杨终日锁烟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色彩的诗,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画卷。 首联“东风仙苑斗芳菲,家在云林屡梦归。”描绘了春天的仙苑里,花儿竞相开放,斗艳争辉。而诗人的家所在的云林,也让他多次在梦中回归。这一联通过对比仙苑和云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河畔草青莺欲语,城南花满蝶初飞。”进一步细化了春天的景象,描绘了河边的草已经变得青翠,黄莺也在欲语还休。城南的花儿已经盛开,蝴蝶开始翩翩起舞。这一联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颈联“寒生古院偏多雨,苔没空阶正掩扉。”描绘了古院里的寒冷和雨水,以及长满苔藓的空阶和半掩的门。这一联通过与前面描绘的春天景象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尾联“留恋曲池春更好,垂杨终日锁烟霏。”表达了诗人对曲池春色的留恋,以及垂杨笼罩在烟雾中的美景。这一联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描绘,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美好形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
《寓妙隐庵》是明朝文人徐繗的作品。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明朝时期,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较为深刻,常常通过诗词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同时,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这也使得一些文人选择隐居生活,寻求精神寄托。 2. 个人经历:徐繗本人可能有一些隐居或者类似的生活经历,对于自然、宁静的生活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体验。 3. 文学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隐逸文学传统,许多文人都有描写隐居生活或者自然景物的作品。徐繗的《寓妙隐庵》也是在这个传统下创作出来的。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您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曲池 垂杨 芳菲
相关诗词
  • 1
    [宋]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
    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
    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径彳换音}中。
    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
  • 2
    [宋]
    花下笑声微。
    莺喉高又低。
    怪穿花、粉蝶成围。
    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
    狂风也解飞。
    恨残春、九十将归。
    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 3
    [宋]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