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云庵四首》

蚁窠得意从渠计,螳翳忘言息我机。
寒尽山庵无历日,野花啼鸟又春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蚁窠和螳螂,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表达了顺应自然、忘却繁琐世事的心态。 首句“蚁窠得意从渠计”,以蚁窠为例,表现了小生物的生存智慧。蚁窠虽小,却有它的生存法则和规律,得意于其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诗人借此表达,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需过于计较和干涉。 次句“螳翳忘言息我机”,以螳螂为例,描绘了它安静、从容的生活状态。螳螂静静地待在草丛中,不言不语,似乎停止了思考,完全融入了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螳螂的形象,传达了忘却繁琐世事,顺应自然,身心合一的境界。 末两句“寒尽山庵无历日,野花啼鸟又春归”,诗人以寒尽春归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山庵没有历日,无法记录时间的流转,但野花和啼鸟却带来了春天的信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语言生动鲜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
创作背景
**《白云庵四首》是宋代的逍遥子所作的一组诗,创作背景可能与逍遥子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悟以及时代背景有关**。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目前没有更多的相关资料。如果您对这首诗感兴趣,可以从诗歌的内容、风格和意象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意境。
诗词关键字: 野花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