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晚登郡楼》

久客无欢意,经时只倦游。
落花犹解舞,飞絮太侵愁。
日暮闻吹角,春归独倚楼。
平生湖海原,幽兴满扁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久客他乡,感到无聊倦游的心情。诗中以落花和飞絮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忧愁。同时,通过日暮闻吹角、春归独倚楼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境。整首诗流畅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首联“久客无欢意,经时只倦游”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客居他乡,感到无聊疲倦的心情。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落花犹解舞,飞絮太侵愁”则以落花和飞絮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忧愁。落花飞舞,似乎还能解人之意,而飞絮飘摇,却更使人感到忧愁。这种对比的写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 颈联“日暮闻吹角,春归独倚楼”通过描绘日暮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以及春天归去,独自倚楼远望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落寞。这种情境的描绘,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具体可感。 尾联“平生湖海原,幽兴满扁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憧憬。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生动的意象描绘和具体的情境展现,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春晚登郡楼》是宋朝诗人邵博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春晚时节登上郡楼,俯瞰周围的景色。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季节背景:诗题中的“春晚”指的是春季的晚期,这个时候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诗人在这个时候登上郡楼,可能是为了欣赏这个特殊的季节交替时的景色。 2. 地点背景:诗中的“郡楼”指的是诗人当时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城市的城楼或者高塔。诗人选择在这里创作,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给了他特别的灵感或者视野。 3. 情感背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对自然的观察力更为敏锐,对生命的体验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春晚登郡楼》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季节、地点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因素。
诗词关键字: 吹角 飞絮 扁舟
相关诗词
  • 1
    [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2
    [唐]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余。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 3
    [唐]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