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莲词(二首)》

弱袂长鬟荡水中,钏文钗影入荷丛。
鸣榔惊起韩朋鸟,一个西来一个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卷,充满了诗意和动感。首先,整体上看,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荷塘美景,既有静谧的水面、荷花丛,又有惊飞的鸟儿,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画面。 具体来看,首句“弱袂长鬟荡水中”通过“弱袂”和“长鬟”这两个形象的描绘,让人想象出一位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影,而“荡水中”则表现出女子在水中轻盈浮动的优美姿态。 次句“钏文钗影入荷丛”则进一步通过饰物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华丽和荷塘的秀美。其中,“钏文”和“钗影”让人想象出女子身上闪烁的珠宝光芒,“入荷丛”则表现出荷塘的静谧和美丽。 最后两句“鸣榔惊起韩朋鸟,一个西来一个东”则通过声响和鸟儿的惊飞,给静谧的荷塘增添了动感和生机。其中,“鸣榔”形象地描绘了敲击木头的声响,“惊起韩朋鸟”则生动地表现了鸟儿被惊扰的状态,“一个西来一个东”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惊飞的方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幅荷塘美景,充满了诗意和动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创作背景
**《采莲词(二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观察到的采莲场景有关**。木知府在观察采莲女采莲的过程中,深感于她们的劳作艰辛和生活困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对采莲女的描写,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关注^[1]^。
上一首
《雪后》
下一首
《颂》
诗词关键字: 惊起
相关诗词
  • 1
    [宋]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 2
    [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3
    [唐]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