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欢》
春筦方中,正良辰馀五,韶光明媚。 晓见非烟佳气,满堂融溢。 学语儿童喜色。 庆间世、悬弧此日。 休言未、结组弹冠,不劳戏傲泉石。
生平服膺道德。 看名高谷口,年齐箕翼。 况有宁馨,已报月宫消息。 只这谁人似得。 且莫惜、高张华席。 应须拚、明日扶头,尽教金盏频侧。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欢快的庆生诗,诗中以明媚的春光、融溢的佳气、学语儿童的喜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日的庆祝和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首句“春筦方中,正良辰馀五,韶光明媚。”点明了时间和季节,春天的美景正值良辰,阳光明媚,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接下来“晓见非烟佳气,满堂融溢。”描述了早晨看到非烟佳气充盈整个厅堂,进一步营造了喜庆的氛围。
“学语儿童喜色。庆间世、悬弧此日。”描绘了学语的儿童面带喜色,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现了生日的喜庆场景。诗人用“休言未、结组弹冠,不劳戏傲泉石。”表达了对德高望重者无需追求功名利禄,只需享受生活的劝慰。
在下片中,诗人用“生平服膺道德。看名高谷口,年齐箕翼。”表达了对生日主人的赞美和敬仰,称赞他德高望重,名扬四海。接着“况有宁馨,已报月宫消息。”以月宫的消息来进一步烘托出生日的喜庆和神秘感。
最后“只这谁人似得。且莫惜、高张华席。应须拚、明日扶头,尽教金盏频侧。”诗人呼吁大家不要吝啬,高举华美的宴席,尽情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欢快的节奏,表达了对生日的庆祝和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
创作背景
《万年欢》是宋代诗人熊上达创作的一首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万年欢》来看,这可能是一首表达欢庆、喜悦心情的作品。也许是为了庆祝某个特别的场合或事件,如节日、婚礼等。
其次,诗歌中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可能与春季的某个节日或活动有关。同时,诗歌中也提到了儿童的欢喜和庆祝,这可能暗示着这是一首庆祝春节或儿童节的诗歌。
总之,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考证。但是,从诗歌本身来看,它表达了一种欢乐、喜庆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诗词
-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
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