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池碧亭》

清泚何妨一整巾,苍岩先自怯登临。
泛现人物几荣悴,祗有林泉无古今。
万个倘容参直节,一泓端欲印无心。
苍颜还许交同老,罗隐书堂尚可寻。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宁静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整体上,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尽管人事更迭,荣衰无常,但自然的景致却恒久不变,令人感到安慰。 首联“清泚何妨一整巾,苍岩先自怯登临”中,诗人通过“清泚”和“苍岩”两个意象,描绘出一个清幽寂静的自然环境。同时,“怯登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犹豫和畏惧,为整首诗奠定了沉思的基调。 颔联“泛现人物几荣悴,祗有林泉无古今”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人事更迭,兴衰无常的观点。“泛现人物几荣悴”描绘了人们经历的繁华与衰败,而“祗有林泉无古今”则强调了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 颈联“万个倘容参直节,一泓端欲印无心”中,诗人通过“万个倘容参直节”表达了对坚韧直率的品质的赞美,而“一泓端欲印无心”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内心的精神状态。 尾联“苍颜还许交同老,罗隐书堂尚可寻”中,诗人通过“苍颜还许交同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接受,而“罗隐书堂尚可寻”则流露出对历史和知识的尊重与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思考和精美的意象描绘了人生的荣衰无常与自然的恒久不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慨。
创作背景
**《池碧亭》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有关**。北宋建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优待文臣,鼓励士大夫文人歌酒娱乐,从而形成了一种宴游享乐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推动了城市文化娱乐生活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词这种音乐文学形式因此得到发展并逐渐兴盛,成为都市的“流行歌曲”。许中应的《池碧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诗词关键字: 登临 尚可 人物
相关诗词
  • 1
    [唐]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 2
    [唐]
    举世爱嘉树,此树何人识。
    清秋远山意,偶向亭际得。
    奇柯交若斗,珍叶密如织。
    尘中尚青葱,更想尘外色。
    所宜巢三鸟,影入瑶池碧。
    移根岂无时,一问紫烟客。
  • 3
    [宋]
    雨后方池碧涨秋,玩鸥亭槛俯清流。
    时看雪翅轻披縠,忽见霜毫细滚球。
    来往细随苹岸戏,浮沉争逐晚潮游。
    吾心久欲同斯乐,早已忘机共倡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