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态度。诗人借东君分流品之事,阐述了文章、才华与世态的关系。
首句“东君若要分流品”,东君指的是司春之神,这里寓意生活的主宰者。诗人以此起兴,提出如果生活要区分人的品级,那么,不应该仅仅依赖文章和才华来判断。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单纯以文才论人品的观念的质疑。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毫端一逐风云逸,笔底千般世态深。”这句诗表达了文才的风采和笔下的世态炎凉。诗人用毫端追逐风云,形象地描绘了文人的才情横溢,而下笔千般世态,则展示了文笔所能展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非是诗园翻翠幕,亦非文章掩红尘。”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文才并非单纯用于点缀生活,也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诗人通过对比,否定了文才只是用来装饰生活的表面,而强调了其反映和揭示生活真谛的功能。
最后,“况闻鹤子三千里,风行草上语诗春。”这句诗以鹤子风行草上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意的生活。鹤子三千里,寓意着深远的生活阅历和广泛的见识,风行草上则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和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才和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文才不仅是生活的装饰,更是揭示生活真谛的工具,而真正的诗意生活,是源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刻理解。
|
创作背景
种放是北宋初期的隐士,他的诗作《句》主要是在表达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种放生活在北宋初期,这是一个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的时期。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2. 个人经历:种放本人是一位隐士,他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而更倾向于自然和宁静的生活。他的诗歌多描述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3. 文学背景:宋代文学强调个性化和情感表达,种放的《句》可以看作是这种文学风潮的产物,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句》的创作背景是种放个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文学风格的综合体现。
相关诗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