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桃》
習習香薰薄薄烟,杏迟梅早不同妍。 山斋尽日无鸾,只与幽人伴醉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恬静悠然的山斋环境,以及诗人沉醉其中的状态。首句“习习香薰薄薄烟”通过香薰和薄烟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次句“杏迟梅早不同妍”以杏花和梅花的差异,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生机。
而“山斋尽日无鸾□”一句,则表现出山斋的清静,没有繁华喧嚣,唯有自然的宁静。“只与幽人伴醉眠”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沉醉于这种环境中的状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忘却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以及诗人沉醉其中的心境。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创作背景
《咏桃》是宋朝诗人种放的一首诗。种放是北宋初期著名的隐士,他性格孤僻,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选择隐居在终南山,以讲学为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咏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种放的隐士生活有关。桃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的重生,与隐士们寻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有一定的契合之处。此外,桃花在古诗中也常常作为爱情和美女的象征,因此这首诗也可能表达了种放对爱情或人生的一些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禁苑春光丽,花蹊几树装。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
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
万点落英飘。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一念不从痴处起,万缘都向静中消。
知命也逍
-
胡仲深乘马曰桃花,章三益有诗咏之。
仲深征陈有定,遇害,其马驰归门外,悲嘶殒绝。
夫人义之,葬于龙泉县大沙渡东北三里,号曰白马墓。
朱砂染瓣色重台,勾引春风上背来。
慎勿解鞍桥下浴,恐随流水入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