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池诗》
谢塘疏凿时,沧洲聊可拟。 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 秋光夜初永,渔唱幽宜起。 白鹭闲不惊,圆荷翠相倚。 宛然江上色,孰为嚣尘里。 待月泛潺湲,观鱼戏清泚。 楼阴仰窗岫,阁影明霞绮。 顶想及瓜时,恋恋庆无已。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谢塘风光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谢塘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
首联“谢塘疏凿时,沧洲聊可拟”,描述了谢塘开凿时的情景,用“沧洲”比喻谢塘,表现了谢塘的自然和清幽。颔联“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则用智者和君子的情操来比喻谢塘的高雅和淡泊,展现了谢塘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谢塘的夜晚和渔唱,表现了谢塘的宁静和幽美。白鹭悠闲自在,圆荷相依相偎,宛如江南的景色,让人忘却了喧嚣的尘世。诗人在这里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谢塘的自然美景。
然后,诗人又通过写月、观鱼、楼阁等景象,表现了谢塘的多样美景。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嬉戏,楼阁在山峦和霞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这些景象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谢塘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气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谢塘的喜爱和恋恋不舍之情,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东池诗》是宋朝诗人苏轼所作的一组诗,创作背景与苏轼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苏轼在宋朝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多次因为朝廷的党争而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在他的生活中,他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和个人遭遇。
《东池诗》是在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时所作,他在黄州东郊开辟了一个池塘,命名为“东池”。这个池塘成为了苏轼思考和寻找内心宁静的地方,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其中就包括《东池诗》。
这组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池塘景色的描绘,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人生的态度。因此,《东池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
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
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
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
-
宗臣上已宴东池,雅俗嘉宾盛集时。
禊席临川花照耀,游车分路水逶迤。
赏心唯欲居民乐,纵饮犹虞坐客疲。
独愿我公归枘用,尽令天下洽春熙。
-
贴体宫罗试夹衣。
冰蓝娇浅染东池。
春风一把瘦腰支。
戏镂宝钿呈翡翠,笑拈金翦下酴?。
最宜京兆画新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