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岭临眺寄连总进士》
关势遥临海,峰峦半入云。 烟中独鸟下,潭上杂花熏。 寄远悲春草,登临忆使君。 此时还极目,离思更纷纷。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关势遥临海,峰峦半入云。”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关隘雄壮的气势,以及峰峦连绵,半入云端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给人一种磅礴、震撼的感觉。
颔联“烟中独鸟下,潭上杂花熏。”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烟雾缭绕中的独鸟飞翔,以及潭水边上的花香四溢。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颈联“寄远悲春草,登临忆使君。”诗人通过“悲春草”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登临忆使君”则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回忆起过往与朋友相处的时光。这两句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尾联“此时还极目,离思更纷纷。”诗人此时极目远眺,离别的思绪更加密集。这两句诗以一种悠远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苦。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新岭临眺寄连总进士》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欧阳玭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环境:诗人在新岭高处俯瞰,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震撼,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和创作冲动。
2. 人际交往:诗人与连总进士有深厚的友谊,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向友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对新岭美景的感受。
3. 社会背景:唐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胸臆,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友情等的感悟。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自然环境的美、人际交往的情感以及社会文化的熏陶。
相关诗词
-
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绦绳系又开。
此卷玉清宫里少,曾寻真诰读诗来。
紫河车里丹成也,皂荚枝头早晚飞。
料得仙宫列仙籍,如君进士出身稀。
-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
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
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
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
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
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
为爱君山景最灵,角冠秋礼一坛星。
药将鸡犬云间试,琴许鱼龙月下听。
自要乘风随羽客,谁同种玉验仙经。
烟霞淡泊无人到,唯有渔翁过洞庭。